自1978年邓小平向中国介绍资本主义市场改革并摆脱中央计划经济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巨大的转型和增长。 在过去的35年中,由此产生的增长一直持续; 1983年至2013年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为10.12%,使中国经济跃居世界第二。 中国从沉睡的农村农业巨人转变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主力军,带来了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城市化,人均收入的增长以及GDP构成的重大转变。 (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 GDP及其重要性 。)
中国的GDP总体上由三个更广泛的部门或行业贡献-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建筑和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 根据2013年的数据,第一产业占GDP的10%,第二产业占44%,第三产业占46%。
大规模农业部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经济体,其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约占其GDP的10%。 这个百分比远高于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后者的农业约占GDP的1%。 下图显示了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的趋势(1983-2013年)。 尽管这些年来百分比逐渐下降,但仍约占总就业人口的34%。 在过去的七年中,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0%左右。
1978年的经济改革改变了中国农业的面貌。 在进行这些改革之前,五分之四的中国人从事农业工作。 但这随着农村产权的发展而改变,并导致农村非农业小型企业的增长。 去集体化,加上农产品价格上涨,导致了更高的生产率和更有效的劳动力利用。 另一个重大变化发生在2004年,当时农业部门在经济政策的重大转变下开始获得更多的支持,其中政府提出了支持农业部门而不是对其过度征税的政策,这是以前的政策。 (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 农业生产大国 。)
中国是大米,棉花,猪肉,鱼,小麦,茶,土豆,玉米,花生,小米,大麦,苹果,棉花,油料,猪肉,鱼等的全球生产国。 政府的支持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帮助其农产品保持盈利,尽管分散的运输网络和缺乏足够的冷库基础设施起到了抑制作用。 (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 中国ETF:随着中国成熟而介入 。)
建筑业
2013年,建筑和工业(包括采矿,制造,电力,水和天然气)占中国GDP的44%。工业是第二产业的较大贡献者(占第二产业的84%),而建筑仅占GDP的7%。 下图显示了1983年至2013年第二产业在中国GDP中所占的百分比。总体而言,该行业一直保持主导地位,多年来其占GDP的百分比结构变化很小。 中国约30%的就业人口从事这些第二产业。 (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投资中国的公路和铁路。)
在中国,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超过了印度(25%),日本(26%),美国(20%)和巴西(25%)等国家。 中国在包括采矿和矿石加工,金属加工,石油,水泥,煤炭,化工和化肥在内的工业产出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它还是机械制造,军备,纺织品和服装的领导者。 此外,中国是消费品的顶级制造商,食品加工的领导者和电信设备的主要制造商。 它是汽车,火车设备,轮船,飞机甚至是航天器(包括卫星)的成长中的制造商。
服务业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中国的服务业规模翻了一番,约占GDP的46%。 2013年,它首次超过了中国第二产业。 服务业包括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GDP的5%),批发和零售业(占10%),酒店和餐饮服务(占2%),金融服务(占6%),房地产(占6%)和杂烩的服务分类为“其他”(18%)。
中国对制造业的关注使服务业长期依赖于自己的设备,既有贸易和投资方面的实质性障碍,也有各种理由来规避它们。 服务部门不予理;。 它的增长引起了政府的关注,该国政府于2011年制定了一项五年计划,将服务经济与服务贸易(TIS)一起放在优先地位。 尽管如此,服务业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仍远低于美国(79%),日本(73%),巴西(69%)和印度(57%)等国家。 (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 中国行业投资ETF 。)
底线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仍然有一条现代化的道路,可以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 它的服务经济现在是其GDP的最大贡献者,但其规模仍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 但是,中国领导层致力于改变这一状况,其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解决了对出口的依赖。 它的建筑和工业部门仍在扩大规模,以适应一个仍在发展中的国家,其农业部门对GDP的贡献为10%,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的1%。 (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 投资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