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胀是一种经济状况,将缓慢的增长和相对较高的失业率与价格上涨或通货膨胀结合在一起。 对于通货膨胀或失业的标准宏观经济补救措施被认为对滞涨无效。 因此,对于阻止滞涨的最佳方法尚无共识。
政策上的困难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对滞涨因素(衰退和通货膨胀)的正常反应是截然相反的。 政府和中央银行通过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应对衰退,但是通货膨胀通常是通过收缩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应对的。 这使决策者处于充满挑战的困境中。
对抗滞胀的斗争
货币和财政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有效抑制滞胀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工具是建立在无法同时出现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前提下。
英国经济学家AWH Phillips研究了1860年代至1950年代英国的通货膨胀和失业数据。 他发现,物价上涨与失业率上升之间一直存在反比关系。 菲利普斯得出结论,低失业率时代导致劳动力价格上涨,导致生活成本上升。 相反,他认为在经济衰退期间减缓了工资上涨的压力,这减缓了工资通胀率。 这种逆关系在后来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的模型中表示。
著名的20世纪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和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和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等政府政策爱好者认为,飞利浦曲线可以用来衡量宏观经济对策,以抵消不利的经济状况。 他们认为,政府可以评估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权衡并平衡商业周期。
菲利普斯曲线非常引人注目,以致在1950年代,当时的美联储主席亚瑟·伯恩斯被问到,如果失业率上升和物价上涨同时发生,会发生什么。 据报道,伯恩斯在回答时说:“那我们所有人都必须辞职。”
但是,在1970年代,美国进入了一个同时导致消费者价格上涨和失业上升的时期。 它很快被称为“滞胀”-两全其美。 面对被认为是不可能的现实,经济学家努力提出一种解释或解决方案。
著名经济学家如何建议停止滞胀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1970年代后陷入了声名狼藉的时期,并导致了供应方经济理论的兴起。 弥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在1960年代曾辩称菲利普斯曲线是建立在错误的假设之上,并且可能出现滞涨现象,此举一举成名。 弗里德曼认为,一旦人们适应了较高的通货膨胀率,除非解决根本的失业原因,否则失业率将再次上升。
他说,传统的扩张政策将导致永久性的通货膨胀率上升。 他认为,必须由中央银行稳定价格,以防止通货膨胀失控,政府必须放松对经济的管制,并允许自由市场将劳动力分配给其最有生产力的用途。
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等大多数新古典主义或奥地利的滞胀观点与弗里德曼(Friedman)的观点相似。 常见的处方包括终止扩张性货币政策并允许价格在市场中自由调整。
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可以通过供应冲击来理解,政府必须采取行动纠正供应冲击,而不能使失业率过快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