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日本和几个欧盟成员国在大萧条后的几年里已经转向非常规手段来刺激经济活动。 经济学家认为,积极的货币政策对于金融危机后的复苏进程至关重要。 在经历了二十年的缓慢增长之后,日本银行决定采用零利率政策(ZIRP)来应对通货紧缩和促进经济复苏。 美国和英国也实施了类似的政策。
ZIRP是一种在保持利率接近零的同时刺激增长的方法。 根据这一政策,中央银行无法再降低利率,从而使常规货币政策失效。 结果,非常规货币政策(例如量化宽松政策)被用于增加货币基础。 但是,如欧元区所示,过度延长零利率政策也可能导致负利率。 因此,许多经济学家对零利率政策的价值提出了挑战,指出了其他几个陷阱中的流动性陷阱。
日本
日本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后,ZIRP于1990年代首次使用。 为了应对资产价格下跌,日本在随后的10年(通常称为“失落的十年”)中将ZIRP作为其货币政策的一部分。 直到1991年,消费和投资仍然保持乐观,GDP增长率超过3% ,利率稳定在6%。 但是,由于1992年股价暴跌,GDP增长停滞不前,通货紧缩随之而来。 经常被用作衡量通货膨胀率指标的消费物价指数从1992年的2%下降到1995年的0%,期间利率急剧下降,同年接近0%。
由于ZIRP无法解决停滞和通缩,日本经济陷入了流动性陷阱。 尽管零利率相对无效,日本仍继续使用该政策。
美国
2008年的金融危机在美国造成了严重的金融压力,导致美联储采取了激进的行动来稳定经济。 为了防止经济崩溃,美联储实施了许多非常规政策,包括零利率以降低短期和长期利率。 随后的投资增加预计将对失业和消费产生积极影响。
2009年,美国达到了金融危机后的最低经济点,通胀率为-2.1%,失业率为10.2%,GDP增长率暴跌至-2.8%。 在此期间,利率降至接近零。 到2014年1月,经过大约五年的ZIRP和量化宽松之后,通货膨胀,失业和GDP增长率分别达到1.8%,6.6%和3.2%。 尽管美国经济继续改善,但日本的经验表明,长期使用ZIRP可能有害。
风险性
尽管美国取得了进步,但经济学家还是以日本和欧盟国家为例来说明ZIRP的失败。 低利率归因于流动性陷阱的发展,这种情况发生在储蓄率升高并导致货币政策失效时。 在通货紧缩,失业和增长缓慢的经济衰退之后,零利率的实施大多发生在经济衰退之后。 投资者信心下降或对通货紧缩的担忧加剧,也可能导致流动性陷阱。 此外,尽管利率为零和货币扩张,但当企业从收益中偿还债务而不是选择对公司进行再投资时,借款可能会停滞不前。
ZIRP还可能在经济稳定时期导致市场金融动荡。 当利率较低时,投资者会寻求通常与风险较高的资产相关的收益率更高的工具。 在2000年代初期,面临类似条件的美国投资者选择对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进行大量投资。 由于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参与MBS,投资者认为这些证券是安全的,具有相对较高的回报。 但是,正如历史所表明的那样,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是导致大萧条的重要部分。
利率在金融市场中起着关键作用,可能决定短期和长期内节省投资习惯。 通常,长期投资以退休计划和养老基金的形式出现。 当长期利率接近零时,退休人员和即将退休的人的收入会更差。
好处
尽管ZIRP可能有害,但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制定者继续将这种方法用作经济衰退后的补救措施。 低利率的主要好处是它们刺激经济活动的能力。 尽管回报率很低,但接近零的利率降低了借贷成本,这可以帮助刺激商业资本,投资和家庭支出。 企业增加的资本支出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和消费机会。
同样,低利率改善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借贷能力。 金融危机使银行无力借贷的银行遭受的打击尤其严重。 低利率也会提高资产价格。 较高的资产价格加上定量宽松政策可以增加货币基础,导致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
底线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发生了几次经济衰退之后,实施了ZIRP。 ZIRP在1990年代首次由日本使用,受到广泛的批评,并普遍认为不成功。 然而,尽管日本在货币政策上有所失误,但美国,英国和欧盟国家还是转向了ZIRP和量化宽松政策以刺激经济活动。 即使在短期内取得了一些成功,但长期使用非常低的利率仍可能导致不利影响,包括可怕的流动性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