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成功的投资者倾向于让理性而不是情感来指导他们的决策。 然而,较小的投资者因反其道而行之有名-寻找与他们有个人联系的公司,并且比直觉,硬性逻辑更依赖直觉。
例如,当市场下滑时,专业投资者将其视为以优惠价格购买的机会。 另一方面,每天的投资者更可能恰好在低点时抛售他们的股票。
不管说唱是否公平,相信个人投资者多次犯错的信念是“奇数交易理论”的基础。这一想法是,通过跟随他们在股市上的举动并反其道而行之,成功的机会将超过平均水平。
这种技术分析形式在1900年代中期获得了相当大的普及。 随后的研究表明,使用奇数手数据作为定时交易的基础并不是很好。
进行小额交易后
在金融市场中,标准手或整手代表给定股票的100股。 例如,当机构投资者进行购买或出售时,通常是很多手,甚至很多手。
当然,并不是每个投资者都能负担得起一次购买100股股票的费用,对于某些股票而言,这可能意味着要花掉数万美元。 相反,他们可能选择一次购买15股。 这些较小的数额(从1股到99股不等)被称为“奇数手”。从历史上看,清除这些交易要比整手花费更长的时间,但仍然可以做到。
因为从定义上讲,零散订单是较小的订单,所以有些人开始将它们视为衡量日常投资者情绪的一种方式。 早在1800年代,逆势主义者就开始押注那些进行这些小规模交易的人。 直到1940年代初,债券统计师加菲尔德·德鲁(Garfield Drew)撰写了1941年的著作《股票市场中的新方法》,系统地检验了这一理论,并进一步普及了该理论。
Drew使用零散卖出与零散买入的“平衡比率”分析了市场活动。 他的发现似乎证实相对而言,较小的投资者在股票价格上涨时更有可能购买股票,而在价格即将触底时则更倾向于卖出股票。
尽管Drew相当简单的比率成为解释数据的最受欢迎方法之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指标也应运而生。 其中之一,即奇数空头比率,有助于确定有多少投资者正在“做空”或押注市场。 根据理论,此类活动的激增应该是开始购买的触发器。
图1
下表显示了每日零散交易活动,按购买,销售和空头头寸分开。
理论失宠
奇数手法理论几十年来一直很受欢迎,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Drew的有影响力的著作。 但是到了1960年代,他的假设引起了其他研究人员的严格审查。
一些人得出的结论是,个人投资者并没有一如既往地犯错。 例如,唐纳德·克莱因(Donald Klein)发现,虽然少量库存的出售是在不合时宜的时间(即市场下跌时)进行的,但零散购买却没有。 这样的研究削弱了人们对德鲁理论的信心,后者逐渐失去了知名度。
小投资者多数情况下错的想法是否有些道理? 陪审团仍未解决这个重要问题。 但是,相当清楚的是,奇数批次数据本身已成为衡量其活动的不太可靠的方法。
有几个原因。 首先,零碎交易成比例地减少了。 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个人下订单的可能性更大。 但是在20世纪的过程中,共同基金成为一种更常见的参与市场的方式。
其他投资者开始交易期权,他们可以用相对较小的财务承诺来控制每手交易。 由于缺少奇数批数据,其统计相关性大大下降。
图2
下表描述了“奇数手率”,即涉及不规则手数的所有交易的百分比。 黄线代表股票,蓝线代表交易所交易产品(ETP)。
此外,今天确实存在的零碎数据并非总是来自那些天赋有限,经验丰富的投资者。 股息再投资计划的一部分源于该计划,根据特定的派息公式,该计划可能会收购公司股票的不平衡。 随着算法交易的到来,计算机有时会将大量的购买和销售分解为较小的交易,以将公司的举动隐藏在市场的其余部分。
随着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难以查看原始数据并得出有关小投资者的重要信息。 正如《股票交易者年鉴》的出版商所说,“这就像用旧工具打一场新战争。”
底线
1960年代之前,奇数手数理论的流行表明,逆势投资策略的吸引力。 现在,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买卖奇多股票的人很少,仍然很少有人使用此数据来自信地预测市场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