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主动管理
主动管理是使用人为因素(例如,单个经理,共同经理或一组经理)来主动管理基金的投资组合。 积极的经理人会根据分析研究,预测以及他们自己的判断和经验来做出有关购买,持有和出售哪种证券的投资决策。 主动管理的对立面是被动管理,通常称为“索引编制”。
分解主动管理
相信积极管理的投资者不会遵循有效的市场假设。 他们认为,可以通过许多旨在识别定价错误的证券的策略从股市中获利。 投资公司和基金发起人认为,有可能跑赢大市并聘请专业投资经理来管理公司的一个或多个共同基金。 Greenlight Capital的创始人兼总裁David Einhorn是著名的活跃基金经理的一个例子。
主动管理的目标
主动管理寻求比被动管理指数基金产生更好的回报。 例如,一家大型股票基金经理试图击败标准普尔500指数。 不幸的是,对于大多数活跃的经理人来说,这很难实现。 这种现象仅反映出,无论经理多么有才华,打败市场都非常困难。 主动管理型基金通常比被动管理型基金收取更高的费用。
主动管理的优势
投资于积极管理的基金时,会利用基金经理的专业知识,经验,技巧和判断力。 例如,一位基金经理可能在汽车行业拥有丰富的经验,因此,该基金可能可以通过投资于经理认为低估的精选汽车相关股票来击败基准回报。 主动型基金经理具有灵活性。 在股票选择过程中通常会存在自由度,因为绩效不会跟踪到指数。 积极管理的资金可以使税收管理受益。 在认为必要时进行买卖的能力使得有可能用获胜的投资来抵消亏损的投资。
主动管理与风险
通过不被迫遵循特定的基准,活跃的基金经理可以更有效地管理风险。 例如,可能需要一家全球银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来持有特定数量的英国银行; 在2016年英国退欧后,该基金的价值可能会大幅下跌。或者,由于风险水平的提高,积极管理的全球银行基金有能力减少或终止对英国银行的敞口。 积极的经理人还可以通过使用各种对冲策略(例如卖空和使用衍生品来保护投资组合)来降低风险。
主动管理和绩效
争议围绕着积极管理者的表现。 投资者是否会通过积极管理的基金而不是机械交易的ETF享受优异的业绩,取决于管理该基金的人和时间段。 在截至2017年的10年中,投资大型股票的活跃经理人最有可能超过该指数,平均每年表现优于1.13%。 一项研究表明,该类别中84%的在职经理人的表现优于其基准指数的费用总额。 在短期内(三年),活跃的经理人的平均表现不及指数0.36%,而在五年内,他们的表现落后于指数0.22%。
另一项研究显示,在截至2016年的30年中,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年均回报率为3.7%,而被动管理型基金的年均回报率为10%。 (有关相关阅读,请参阅“被动与主动投资组合管理: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