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BABA)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电子商务的主要参与者,目前正面临来自国内新贵京东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D)日益严峻的挑战。 尽管两家公司已经运营了十多年,但随着京东扩大了其在中国在线购物市场的份额并继续打入新的重要市场领域,竞争在2015年陷入了公开竞争,有时甚至是激烈的竞争。 ,包括家庭用品,化妆品和服装。
阿里巴巴仍然是中国电子商务之王,2015年第三季度在企业对消费者(B2C)市场中占有54%的份额。然而,这一数字低于2014年第四季度的61.4%。相比之下,京东同期获得了市场份额,从2014年第四季度的18.6%到2015年第三季度的23.2%。
公司
阿里巴巴和京东建立在两个根本不同的业务模型上,尽管两家公司之间存在着巨大且不断增长的业务重叠。 阿里巴巴的运营方式与eBay极为相似,它提供了多个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消费者和企业可以使用这些平台来买卖产品。 这些平台(包括阿里巴巴,天猫和淘宝)的收入主要来自平台费,广告费,销售佣金和订单履行服务。
相反,京东建立在亚马逊电子商务模式的基础上,从中国各地的仓库直接向消费者出售商品。 它甚至还运营自己的带有最后一英里交付组件的国家运输网络,以确保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可靠地履行订单。 类似于Amazon.com,JD.com还为第三方提供了在其平台上销售产品并利用其交付履行基础设施的方法。
单身节那天的指控飞翔
阿里巴巴与京东之间的竞争在中国2015年的光棍节开始之际就爆发了,这是每年11月11日举行的反情人节庆祝活动。光棍节是中国最大的购物日这一年,很像美国的黑色星期五。 当天有数十亿美元的在线销售额可供抢购,而对于中国各地的电子商务公司而言,赌注很高。
假期前一周,京东对其竞争对手采取了两次公开诉讼。 首先,它向中国监管机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提出正式投诉,指责阿里巴巴非法禁止其平台上的卖家使用竞争对手的平台进行假期销售。 该商业惯例已于2015年10月生效的新法规特别禁止。京东在另一项诉讼中还起诉阿里巴巴,因为其具有与当日交付能力有关的虚假广告特征,京东在该领域享有运营优势。
尽管这些指控截至2016年2月尚未解决,但它们标志着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新的公开舞台。 两家公司在当天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阿里巴巴当天的商品总成交额为14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近53%。 京东(JD.com)宣布,当天的商品总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0%。 该公司没有报告光棍节销售的确切数字。
未来之战
在中国争夺在线客户的激烈竞争中,阿里巴巴和京东(JD.com)都继续快速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不断扩大的在线购物领域。 但是,自2013年以来,该行业的增长一直在放缓,分析师预计这种趋势将在未来几年继续。 中国市场研究公司艾瑞咨询(iResearch)预计,到2018年,网购的年增长率将从2013年的近60%和2015年的37%下降至20%。随着增长的放缓,预计争夺市场份额的斗争会进一步加剧。
值得一提的趋势是在线购物向B2C销售的转变。 根据艾瑞咨询(iResearch)的数据,2011年B2C销售额仅占在线购物收入的25%,其中75%的销售额来自消费者对消费者的交易,阿里巴巴的面包和黄油。 2015年,B2C销售额预计将首次超过整体销售额的50%,到2018年估计将达到68%,几乎完全颠覆了2011年的细分水平。 在中国日趋成熟的在线购物领域,产品质量,产品真实性和客户服务的重要性日益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驱动了这一趋势。
京东很容易从这一趋势中受益,因为它可以处理内部销售的绝大部分,从而可以控制产品质量,排除假冒商品并提供稳定的客户服务。 它还拥有庞大且不断发展的全国订单履行网络来处理其直销业务,在130多个区县提供当天交货,在860多个区县提供次日交货。
也许值得一提的是,京东在处理正宗商品,特别是在国际品牌之间的交易中也享有盛誉。 2015年,京东推出了国际销售平台,并加大了说服国际品牌的力度,以利用其平台和订单履行服务来覆盖中国消费者。 另一方面,阿里巴巴因其电子商务平台上提供假冒商品而受到了国际贸易官员和品牌所有者的广泛关注。 虽然争夺中国网购者的战斗是一场有趣的战斗,但阿里巴巴和京东都已具备持续增长和成功的有利条件。